在胶囊制剂生产中,全自动硬胶囊灌装机的高效运行直接决定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。然而,设备调试不当、参数设置错误或清洁不到位易引发剂量偏差、胶囊破损等问题。以下是
全自动硬胶囊灌装机的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,助您实现正常生产。

一、前期准备
在正式运行之前,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。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完好,电源、气源及控制系统连接是否正常。其次,根据所生产的胶囊规格(如00号、0号、1号等)更换相应的模具组件,并确认计量装置调节到位。同时,准备好符合标准的空心胶囊和待填充物料,确保无杂质、流动性良好,避免堵塞或填充不均的问题发生。
二、参数设置
现代设备通常配备触摸屏操作界面,用户可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各项参数,包括填充速度、剂量大小、剔废逻辑等。尤其要注意的是,启动时应先以低速试运行,观察胶囊分离、填充、闭合等流程是否顺畅,再逐步提升至目标产能。此外,部分机型支持数据存储功能,可保存常用配方,便于快速切换不同产品类型,提高操作便捷性。
三、运行监控
设备运行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显示屏上的工作状态和报警提示,及时处理异常情况。例如,当出现卡囊、缺料、剂量偏差等问题时,系统会自动剔除不合格品并发出警报。此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,排除故障后再继续生产。同时,定期抽检成品胶囊外观、重量差异及密封性能,确保每一批次都符合GMP标准。
四、清洁保养
每一次生产结束后,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,尤其是与药物直接接触的部分,如计量盘、充填杆、胶囊轨道等,防止残留物干结影响下次使用。清洁时应选用合适的工具和清洗剂,避免腐蚀设备材质。同时,按照维护手册定期加注润滑油、检查气动元件和传感器灵敏度,保持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。